《管理者的五项修炼》学习感悟
发表时间:2020-04-01
3月23日至27日晚间,集团组织了一次关于“构建铁班底”的管理学理论培训。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无法组织大型的线下培训,所以本次参与培训的人员大多数采取的是线上培训的模式。仅有包括本人在内的十几名后备干部集中在公司中控楼会议室进行培训学习,公司对本次培训的重视,对于学习型发展型企业的构建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视可见一斑。 学而不思则罔。在我看来,本次培训形式上虽是理论型培训,但培训内容却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本次培训的主讲人是中旭股份董事长王笑菲老师。咨询公司何其多,在本次培训之前对于中旭并不了解,有的也仅只是通过网页上一些简短的介绍。通过对本次培训内容的学习,我才理解到集团公司对于课程的选择是有所考量的。五天的培训学习,每天一个论点,依次可以归结为效率、制度、经营、用人、组织构建。综合回想,效率和经营两课即为结果导向,制度和组织构建两课即为深化管理,用人和组织构建两课即为创新担当,每一节课的内容又都在讲述怎样在管理工作中解放思想,所以本次课程在学习管理的基础上,也是对集团十六字方针的学习。 第一节课讲的是效率,但却提出了一个醍醐灌顶的结论:管理者要解决问题,而不要成为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了解伙伴的需求,了解自身的需求。没有无用的伙伴,只有无用的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下属的潜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伙伴的潜能,进行科学的分工合作和权力划分,才能让每个个体都发挥最大价值,组合成一个高效率的整体。工作中是讲求配合的,需要自身与每一个参与者配合;也要有目标,会分享。效率即绩效,只有当单位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目标,都得到分享,有积极向上的面貌,才能做出好的绩效,自己的绩效才会更好。 第二节课讲的是制度,由浅入深的通过几个博弈论案例来讲述制度改变对人性改变的影响,由整体的制度来影响局部的个体,再由局部的个体结果导致整体结果的升级。这一节课主要帮助了我理清了一些工作思路。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有某项工作没有做好,而其他非第一责任人采取“隔岸观火”的态度。之前的思路只会对于非第一责任人出于道德上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只顾眼前没有担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清了出现这一现象的根结是制度的不完善。当一项工作没有做好,如果第一责任人已经尽心尽力而其他人却漠不关心,就要考虑是否可以有更合理的制度来调动全员的积极性。 通过第三节课的学习,辨析了管理和经营的主次关系。工作几年,对比自身看到的和经历的,确实有个别公司把管理放在经营前,过分注重管理部门的现象。如,产值部门在前面冲锋陷阵,后勤部门审批冗长,或者财务部门该休假休假,该调班调班致使产值部门错过经营时机。同时,也印证了之前行业里的一句话:最好的销售员要放在第一线。因为产值能力最强的员工,只有在第一线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公司产值。这也要求了,即便作为管理者,也要有做好经营业务的能力。明确了主次关系的同时,本次课程也给出了解决思路。当然具体方案还需要日后自己的实践。 每一项工作都是由“人”完成的,所以在工作中我们会很“正常”的针对“人”去管理。然而,这种管理方式完美的避开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方法。第四节课通过对管理“人”还是管理“事”的论述,帮助了我理清不同层级的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不同矛盾,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工作中上下级对待工作任务的考量。也帮助了我理清如何更好地进行工作计划管理和对自己的工作定位——提升自身能力,调整工作心态。自身的价值实现是与企业价值创造密不可分的。打铁还需自身硬,以积极地心态应对工作,以夯实的业务能力完成工作,才能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实现自身的价值。 学习型的工作态度才能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有发展有变化的公司组织形式才能稳定的实现目标,才能更好地分配,实现每个成员获得和付出的对等。第五节课告诉我,学习型的组织是把个人能力通过组织沉淀,让后继者可以有法可依,同时要做好“权责利”的分配。本节课在介绍几种不同的组织形式的同时,也揭示了各种组织形式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工作中我们要加以避免,去伪存真。 本次培训仅有短短的五个晚上。现在回顾起来,受益良多。每节课的案例都是从现实中抽取,有的还是自己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工作绩效要提升,就是需要像这样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找到好的行为方法并归纳总结。一个人的提高,更需要带动组织运行效率的改善。个人的价值实现和组织的效率提升相互影响。总结的说,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能有更好地行为,为集团公司带来更好地工作作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财务部:徐强) |